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北京市“十五五”时期城市照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北京夜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该规划以“一核两轴,四环多点”夜景空间结构为骨架,打造“夜京城”十四景,推动夜经济从“单点亮化”向“全域提质”跨越。

规划核心内容:构建全域夜景网络
《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两轴,四环多点”的城市夜景总体结构,再现首都“昼夜”相得益彰的风貌。其中:
“一核”:
指首都功能核心区,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照明融合。
“两轴”:
包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作为城市夜景的“十字骨架”。
“四环”:
覆盖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形成环线联动网络。
“多点”:
辐射中心城区以外的平原新城和生态涵养区,实现全域覆盖。
在重点区域提升方面,《规划》聚焦文化遗产活化。例如,传统中轴线(钟鼓楼—永定门段)将完成15处遗产点照明升级,并打造数字主题灯光秀。同时,优化什刹海片区、永定河文化带等区域,构建“文化+生态”夜间场景集群。
运营创新:精细化调控与绿色升级
《规划》相较于“十四五”时期,在运营管理上实现重大突破:
从固定模式转向精细化调控:
新增“重大活动保障”等级,根据季节、天气、客流动态调整亮灯时间与模式。例如,夏季将延长核心区域亮灯时间至24:00,冬季则根据客流高峰灵活调整。
绿色化与智能化升级:
推进LED光源应用率从60%提至90%,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能耗降低30%以上。目标是通过“精细化服务+绿色化运营”,提升体验感的同时减少碳排放。
夜经济扩容:从单点突破到IP矩阵化
北京夜经济“十五五”时期实现质的飞跃:
空间格局全域统筹:
打破“中心城区独大”格局,以“轴线引领、环线联动”构建立体夜景网络。例如,“十四五”培育的亮马河风情水岸、三里屯太古里等地标,将被串联成全域体系。
场景打造IP矩阵化:
以“夜京城”IP为核心,构建多元化场景矩阵:
“夜京城·水韵”:
串联亮马河、大运河等九大水系,打造120公里“蓝色夜间动脉”。
“夜京城·园影”:
激活景山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九大名园,形成“绿色夜间拼图”。
特色游线:
包括大美中轴线、美食观光巴士、长城文化夜游,推动“文化+生态+消费”融合。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袁帅指出,IP矩阵化运营通过沉浸式体验(如主题街区结合表演、展览)吸引年轻群体,延长消费时间。
文章、资料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2026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将于6月9-12日举办!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将展示多元化照明和LED技术方案,满足业内人士在采购、交流市场资讯和拓展商机方面的需求。展会门票、展位预订及更多资讯,详情请点击进入2026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官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89816057;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