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科技大厂纷纷投入LED水耕蔬菜种植,这种蔬菜用全人工方式栽培,被外界称为“整形蔬菜”,因为外表干净又漂亮,每公斤售价高达500至1200元(新台币,下同),虽然号称健康无毒,但也有学者质疑,从植物工厂种出来的蔬菜未经过日照与土壤滋养,几乎没有养分,且比起土耕蔬菜保存更不易。
铁板上烙下菱形格纹,油脂遇热滋滋作响,但今天的主角不是牛排。台湾牛排业者杨韵凡:“供应商提供给我们LED水耕蔬菜,以前都是用进口的,因为台湾没有种植,那现在台湾有种这样的水耕蔬菜,我们就希望用本地的农产品。”
除了当牛排配菜,也是沙拉主角,标榜不用洗就能生吃,高科技蔬菜来自这样的产地。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就怕这些娇贵蔬菜受任何一点伤,LED水耕菜种都以高档生菜类为主,每公斤零售价500至1200元,比起高品质土耕蔬菜贵了近十倍。
实际做实验,左边是LED种植的皱叶莴苣、右边是萝蔓莴苣,同样放在室温下8小时,皱叶莴苣的叶菜明显下垂,体积卷曲缩小,显示不耐久放。
台大生物产业工程系教授方炜:“以水耕方式栽培的蔬菜,它从来没有缺水的恐慌,所以气孔不太会发展角质层,开闭机能比较弱,所以人家会说‘植物工厂种的菜比较不持久。”
从产地到餐桌上都强调新鲜,但没有阳光跟土壤提供自然养分,那LED水耕蔬菜到底营不营养?方炜:“(水耕液)有16种重要元素,其中有6种巨量元素、10种微量元素,我们知道这些东西其实对植物栽培而言,就像人在吃维他命。”
台湾南华大学科技学院院长陈世雄:“紫外线没有照射的时候,植物就不太会形成这些对人体有用的二次代谢产物,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绝对不够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