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就这么静悄悄地来了,而我们还欠2015年一个总结。
翻看全国LED重点上市企业2015年前三季度财报发现,有57%的企业净利润与去年同期持平或下降,这其中包括了LED正统血脉中最具规模的企业木林森、传统灯王佛山照明、户外照明大厂勤上光电、特殊照明佼佼者海洋王以及南大、远方、东晶、水晶等各材料配件企业。
在实体经济不景气,大量资本涌入互联网,制造业竞争激烈,残酷洗牌登场,跑路、破产、倒闭频传之际,过半上市企业净利的表现不佳,似乎让业界更加笃信LED产业当下的低迷,于是,满城尽是“寒冬论”。
但真相并非如此。
如果寒冬未至,当会不攻自破。但是惊呼“寒冬”的背后却需要思考更多。
一、成因
飞乐音响副总裁谢圣军曾在公开场合抛出疑问:有很多人说我们照明行业的寒冬来了,为什么说寒冬来了?可能是我们产品的技术更新换代没有跟上。第二,是行业内这种风起云涌的竞争,导致相互搏杀,刀刀见血。
那么是否果真如此?LED“寒冬论”的成因是什么?
外部表现:中国经济现25年来最低增速
近年,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致使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焦点和难点增加,沸点和燃点下降,而在2015年,这种表现尤为明显,出现了25年来的最低增速。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经济放缓,资本回报率明显降低;发展中国家面临多重经济转型压力;发达国家缺乏有效经济促进手段。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同比只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