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业都不是镁光灯的宠儿,只有勤劳的双手在不断劳作,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可供给全世界的养料,高端的如波音飞机、苹果电脑、或者琳琅满目的奢侈品,低端的也有廉价皮鞋、打火机和小米盒子等等,当然,中国制造业靠的是有血有肉的双手,而德国、美国这种资本主义靠得可能是冰冷的机械手臂。
随着工业4.0概念的出现,以及越来越多的金融危机,人类越发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事实上,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实的制造业做基础,那么,他们的金融体系必然是风险极高的,于是,制造业自2014年开始又回到国家领袖的视线内:
德国寄希望于工业4.0重新回到制造业领袖的位置
奥巴马早就要求乔布斯把苹果产品的组装搬回美国,同时,他们也提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
中国制造稍显尴尬,我们巨大的规模优势,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未来的路却极不明朗,好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又给了这个行业一丝曙光。
德国、美国、中国是如今世界制造的三巨头,也都开始布局未来制造的路,但显然,三巨头核心竞争力不尽相同,起点更是相差巨大,经过下一个10年的竞争之后,谁都有可能一枝独秀,也有可能黯然出局,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特别是中国制造时间更宝贵。
工业4.0和德国的制造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