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的照明行业,在搭上互联网+的快速车后,也将获得长足发展。飞利浦曾提出“智能互联照明概念”,路灯不再只是灯杆加灯头,可能成为城市的雕塑;路灯也不再只解决照明问题,可能成为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载体,用来传输信息和数据,减少各行各业在城区道路旁竖立的各类监控杆,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目前,全国约有10 亿盏路灯,若这些灯都发挥智能照明的作用,互联网照明就有了无限的拓展空间。
互联网照明拓展空间无限
互联网照明+交通,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若在主次干道灯杆上安装监控探头,交通状况将一目了然。无论是流量、流速,还是拥堵点、肇事等都能在第一时间反映在交通监控网络或指挥终端,指挥人员可在第一时间掌握某一时段、某一路段交通状况,便于指挥疏导;信息还可通过音频和视频的方式对外发布,便于出行者选择合适的路段,避免交通堵塞。
互联网照明+充电桩,可及时为电动汽车用户解决充电难的问题。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但充电难是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若相关部门经政府特许与路灯管理部门联合在主要路段慢车道路灯杆下设置充电桩,采用刷卡付费形式由路灯专用电源供电,既可解决市民驾电动汽车出行充电问题,又能减少能源消耗、削减大气污染、提高城市舒适度。
互联网照明+环境测试,可实现监测数据一目了然。眼下,大气和空气污染(PM2.5)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相关部门可在相关路段路灯杆上设置监控监测设备,实现对监测网点的全覆盖。监测数据可在第一时间通过设置在路灯专用杆上的媒体发布出来,让市民们根据环境状况安排自己的出行;也可根据相关参数选择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