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LED灯具随处可见,已成为市民家中主要的照明用品。但LED球泡灯生产工艺简单,准入门槛低,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昨天,南京市消协对本地市场销售的LED球泡灯开展了比对实验,结果显示:进行试验的37个品牌,42批次LED球泡灯中,所有批次的标识说明均不达标,近五成样品功率指标不合格,超六成样品显色指数不达标。
实验结果
超六成显色指数不达标长期使用会受蓝光危害
功率、光效、显色指数是影响LED球泡灯性能质量的三个关键指标。本次比对实验共42批次样品,全部样品对产品本身功率进行了标注,但对光效进行标注批次的只有20批,对显示指数标注的有17批次,其中有6批次标注的显示指数低于检测标准要求。因此,所有被检样品均存在标识不全的问题。
据了解,LED球泡灯主要用于代替白炽灯用于室内照明,标准要求LED球泡灯要标注被代替的白炽灯功率,便于消费者选用。但在本次对比实验中,有该项标注的只有25批次,标注率不足六成。
显色性是照明质量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照明产品标准中,用于室内照明的产品显色指数应该达到80以上。LED球泡灯由于其发光原理是蓝色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发出混合光,因此含有大量的蓝光成分,缺乏红色,从而造成色温高,显示性差。实验人员表示,目前市面上数量众多的LED球泡灯显色指数标注为70,达不到标注的80。在这次对比实验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