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司朗灯具业务花落谁家再次引发业内关注。回望2015年上半年,世界LED照明市场蓬勃发展,国际LED市场格局风起云涌。五月,美国LED照明龙头企业科锐(CREE)宣布分拆功率和射频事业部,专攻LED照明。而在不久之前,继荷兰照明大厂飞利浦大动作分拆LED部门后,德国照明大厂欧司朗也宣布展开第二波的分拆计划,短短数月时间,三家国际“大咖”都在业界投上了一枚重型炸弹,令LED照明界唏嘘不已。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LED大咖企业就开始陆续宣布出售或分拆LED照明业务,走出了其“瘦身”战略举足轻重的一步。在白炽灯节节败退、LED即将一统照明江湖的今天,国际大企业为何却接二连三地分离LED照明业务?国际LED照明产业格局又将走向何方?中国LED照明企业将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国际大企忙“瘦身”
受政策利好和成本下降的影响,LED照明产业在2015年一开年就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但在全球照明市场上,LED巨头们的动作从未停歇。4月,欧司朗宣布将分拆或出售其利润较低的通用照明业务,并成立独立公司,以帮助欧司朗在往后能更加专注在车用照明与LED零组件。
据悉,欧司朗此次分拆的业务包含传统灯泡、镇流器以及LED灯具与系统部门,这些业务约占欧司朗全营收的40%。根据路透社指出,此业务在2014财年的销售额约下降15%至19.6亿欧元,而该业务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4.6% 也低于平均标准。而分拆后欧司朗将保留其特殊照明、车用照明、LED零组件,以及Osram Opto产品。
从2014年的飞利浦分拆Lumileds到三星电子宣布退出韩国之外的LED照明市场,不难看出,国际LED格局已经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照明大咖在新的市场格局中似乎并不具备以往的优势。甚至由于LED利润较低而沦为企业发展“瓶颈”。
如飞利浦拥有全球照明行业市场第一照明品牌和最高的市场占有率,然而近年来其盈利长期徘徊于10%以下,远低于其医疗业务;三星LED板块营收中,高达90%以上是由使用在面板背光模块的LED芯片所贡献,在LED照明市场上影响力较弱;欧司朗计划分拆的传统灯泡、镇流器及LED灯具与系统部门同样获利不佳。因此迫于公司进一步发展和投资者的压力,这些公司纷纷将低利润的照明业务分离。
看淡LED照明市场?
面对大咖们的积极“瘦身”,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外LED巨头的退守,既是收缩战线、砍掉获利不佳业务的无奈之举,又是对当前照明产业发展前景的担忧。然而,国际照明大咖们真的已经看淡了LED照明市场吗?
从三星的声明中似乎可以找到一丝答案。就在业界纷纷猜测三星是否将全面退出LED领域时,三星发表声明表示:“我们决定停止除了韩国外所有市场的LED灯业务,这样可以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在我们的核心业务领域,在LED行业中保持LED组件业务的活跃,并继续为我们的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三星LED中国区总经理唐国庆也回应表示,退出LED照明应用市场之后,三星将会更加专注于器件市场,由此可见,LED器件才是三星LED业务的核心利益。
而科锐的分拆则更见其专注于LED产业的决心。通常,国际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往往强调业务向企业的核心能力聚集,资源向核心业务集中,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三星电子停止韩国以外的LED照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