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在昆明举行的高级照明设计师论坛上,我做过一个报告《绿色照明四要素再讨论》,其中提出绿色照明必须包括节能、环保、安全、舒适这四个要素。随着光源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完善,在光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还可以深入讨论。
固态照明包括LED和OLED。目前OLED尚未在普通照明中得到广泛应用,所以本文主要讨论LED。随着白炽灯的淘汰和高压汞灯逐渐退出,传统照明的范围缩小,目前主要包括卤钨灯、荧光灯、高压钠灯和金卤灯等光源及其配套电器和灯具。
评价节能的指标有光源和灯具的光效、寿命和光通维持率。环保指标是生产、运输、运行、废弃和回收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运行期间所消耗电能对应的排放。LED不含汞等有害的发光物质,且光效、寿命和光通维持率均超过了传统光源,所以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已为大家所公认。
在安全性方面,所有光源和灯具均需要遵循电气安全强制标准。这里只讨论光生物安全的蓝光危害问题。舒适性指标有色温、显色指数、色容差和眩光指数等。传统光源应用时间长,相当于在光生物安全和光品质方面设定了门槛。LED是否已经全面超越了传统照明呢?
一、蓝光危害
蓝光危害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危害等级和测试方法已有规范。不少研究结果已在期刊、会议和半导体照明联盟的白皮书上发表。
根据2013年我们进行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蓝光危害与光源的色温和亮度有关,LED与传统光源相比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在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指数相近时,各类光源的蓝光危害效率差不多;蓝光危害效率与色温成正比,所以6500 K光源的蓝光危害效率为2700 K光源的2.4倍,影响并不算大。
评价蓝光危害的蓝光加权辐亮度与亮度成正比,而光源的亮度变化范围可达100倍,所以蓝光危害主要由光源的亮度决定。控制了光源的亮度,蓝光危害也就控制住了。对于色温低于6500 K的光源,只要其亮度不超过100kcdm-2,或照度不超过1000 lx,就是蓝光安全的(0类,无危险)。对亮度更高的光源,如果分类在低危险类(1类),只要避免直视,光源的使用也不受限制。
室内照明所用的传统光源中,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节能灯)的亮度最低,在普通照明的色温范围内均属于0类蓝光危害(无危险),属于可以长时间直视的光源;卤钨灯和金卤灯亮度高,只能短时间直视。大功率LED单颗或集成封装器件的亮度很高,可能达到石英金卤灯的亮度,如用于投光灯,不能直接用眼睛看。区域照明用的LED光源或灯具,需要在封装器件外面加一层扩散板或扩散罩,把亮度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这样也可以实现0类蓝光危害。如果一个LED光源的亮度跟节能灯差不多,那它肯定是蓝光安全的。
当然,由于LED光源和灯具的亮度要大一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