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生产中,猪舍环境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相较于温度、湿度及有害气体等常见环境因素,光照管理却常被忽视。事实上,猪对光照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科学的光照管理对提升猪场生产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反之则可能严重制约猪场发展。随着专业养猪公司对密闭式猪舍及高效化猪场的推广,深入研究猪舍光环境并制定合理的照明建议指标显得尤为迫切。
1.1 光照与后备母猪初情期
家猪的祖先——野猪具有季节性发情特性,其发情时间多在秋末冬初日照缩短时,而现代家猪虽已常年发情,但仍对光照敏感。合理延长和提高光照强度,可兴奋后备母猪下丘脑,减少褪黑素分泌,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素等激素产生,进而促进生殖系统发育,使后备母猪早日进入初情期。彭癸友(2002)研究发现,种母猪从30日龄开始每天补充光照至16h,初情期可较自然光照组提前18.5天。德国Hoy教授在1979年及1986年的试验也表明,在每日相同14h人工光照下,80lx光照组的后备母猪比50lx组初情期早得多。当前,许多新建及传统猪场的隔离舍均为密闭式猪舍,其采光性不如敞开式猪舍,饲养的后备母猪初情期情况尚待进一步统计研究。
1.2 光照与母猪断奶发情间隔
光照对母猪断奶后发情的影响与后备母猪相似,这一点在大量生产实践中得到证实。张闯(2011)将断奶后不发情的母猪驱赶至舍外光照及运动,发情率显著提高(P<0.05),且比舍内单独公猪驱赶效果好得多(P>0.05)。合理延长光照时间不仅能提高母猪断奶发情率,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科学家们还证实这同样适用于哺乳期母猪。他们给产房母猪设置不同光照水平,结果发现16h光照组的断奶5d发情率为83%,较1h光照组的68%高出15%。
1.3 光照与母猪繁殖性能
光照变化不仅能促进断奶母猪发情,还对其繁殖性能有积极影响。2005年德国北部的科学家们在母猪断奶后至人工授精阶段安装不同光照强度的照明设备,研究发现明亮或中等照度环境下产仔数分别为11.66头、11.6头,均显著高于光照不足环境下的10.52头(P<0.05)。戚汝文(1988)也报道过国外Kopmopob的研究,给分娩舍母猪40lx相同光照,妊娠期光照分别为100lx试验组与8lx对照组,结果试验组仔猪平均初生重较对照组高出15.58%,说明怀孕舍适当提高光照强度能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彭癸友(2002)选择40头荣昌母猪分为两组,试验组从第二胎断奶开始,每天人工补充明亮16h光照至下胎30d断奶,结果试验组每天泌乳量增加550~650g(P<0.05),还能明显提高仔猪健康度,这与国外Niekamp(2006)研究的延长母猪妊娠期光照时间有助于提高哺乳仔猪免疫力,尤其是提高体内IgG水平的结论相类似。产房延长光照对仔猪生长的促进作用可能与明亮光照下仔猪活动频率及母猪哺乳频率增加有关,而怀孕舍增加光照促进胎儿生长可能与光照有助于提高怀孕猪健康度有关。河北刘建成(2008)曾报道某猪场因怀孕母猪缺乏阳光照射,致使维生素D合成、钙磷代谢受阻,出现十几头怀孕后期猪瘫痪的现象。一般认为,种猪群的光照模式以每天16h明亮、8h黑暗为宜,但光照强度需达到350lx以上,这比其他动物高得多。部分学者认为猪对光照不敏感,可能是因为猪群存在固定光照阈值,若设定光照强度达不到阈值,即使光照时间再长也无效。
1.4 光照与仔猪生长性能
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光照或提高光照强度,有利于兴奋动物神经系统,抑制褪黑素分泌,刺激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分泌,维持动物清醒状态,刺激采食活动,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蛋白质和脂肪合成,这对断奶仔猪也适用。荷兰科学家观察到,关掉断奶仔猪研究设施中的灯时,仔猪停止进食,首次关灯4h内约50%的仔猪未开始摄食,接下来8h黑暗期间也未进食,直至开灯才开始。为验证这一结果,他们将40头4周龄断奶仔猪(公)随机分为“23h光照、1h黑暗”长光照组及“8h光照、16h黑暗”短光照组,饲养2周后发现,与8h短光照组相比,23h长光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提高32.57%(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49%(P<0.05),饲料转化率改善13%。据此推断,短光照环境下,断奶仔猪可能需更多能量用于恢复肠壁、缓解断奶应激,而长光照有利于仔猪将更多饲料转化为体内能量和蛋白质,用于生长发育,尤其在断奶后第2周效果更明显。白春艳(2009)研究也证实,仔猪断奶后至10周龄内适当延长每日光照时间,可明显提高上市体重和日增重。蒋建明(1989)在50~100lx、12h自然光照条件下,给断奶仔猪试验组人工补充光照75lx,延长光照时间至18h,结果试验组仔猪死亡率下降2.7%~4.9%,日增重提高7.5%~9.6%。以上试验表明,适当地延长及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仔猪采食量,提高生产性能,且大部分研究认为仔猪从初生到4月龄每日光照以时间18h、强度50~100lx为宜。
1.5 光照与野猪驯养
生长育肥猪适宜的光照强度试验研究较少,一般认为以40~50lx为宜。滚双宝(2003)对野猪驯养的最佳光照强度进行研究,通过全遮阳环境下人工补光的方式,深入研究野猪的活动频度与采食量。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增加,野猪和家猪活动频率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在80lx增至90lx时,活动频度开始下降;在50lx光照强度范围内,野猪采食量随光照强度上升而上升,超过此范围后大幅下降,而八眉猪基本在70lx时才下降,表明驯养野猪的光照强度应控制在50lx以内为宜,家猪可控制在70lx以内。
1.6 光照与公猪精液品质
与后备母猪一样,适当延长光照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后备公猪性腺发育,使其早日性成熟。在每日8~10h光照时间下,光照强度从8~10lx提高到100~150lx,可明显提高公猪射精量和精液密度。但光照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俄罗斯1991年的试验证实,杜洛克在8~10h/d光照时,精子密度和直线运动精子数最多,分别较12~14h/d、14~16h/d、16~17.5h/d光照的高出14.20%、6.43%,18.47%、19.79%,10.23%、14.14%。因此,在自然光照时间较长的夏天,采用遮黑室内窗户的办法使光照时间减至8~10h/d,对提高公猪精液品质有一定效果。
光照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阶段的猪对光照的需求各异,科学合理地进行光照管理,可有效提升猪场生产力,促进猪的健康生长与繁殖。
文章来源:照明行业展GILE
2026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将于6月9-12日举办!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将展示多元化照明和LED技术方案,满足业内人士在采购、交流市场资讯和拓展商机方面的需求。展会门票、展位预订及更多资讯,详情请点击进入2026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官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89816057;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