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镇灯饰大卖场进入大规模扩张期,越来越多的大卖场投入建设和运营,面对如此扩张态势,不时有人发出质疑——互联网风潮下电商崛起,生意又那么难做,如此扎堆兴建大卖场,卖场会不会已经饱和、过剩甚至出现泡沫?
不可否认,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商户生意开始变得难做,不少卖场纷纷降租或撤场,但真如网上所传的出现“倒闭潮”?其实不然。
1、行业洗牌,灯都卖场过剩?
自2008年,古镇世纪灯饰广场横空出世以来,开启古镇多层空间运营、规模性面积的卖场时代。随后,时代灯饰广场、太古灯饰广场、佰盛灯饰广场等相继崛起。在光立方、星光联盟未开业之前,古镇地区灯具门市总量约为200多万平方,新开的大卖场的确转移了一些街铺进来,但更多的是企业品牌经营意识提升,扩大原有门市面积或新增古镇之外企业品牌的进驻。
从中国灯都格局看卖场,新增的100多万方新卖场在品牌展示升级的同时,开发建设速度的确超越现有企业和客户增加的速度,但站在“世界灯都”角度,服务全球60亿人的市场来讲,这些卖场是远远没有过剩的。
如果把某些经营困难的商场理解为过剩的产物,这种“过剩”其实只是行业洗牌下产生的泡沫。卖场总量过剩只是阶段性的泡沫,等到新的、优质的淘汰了旧的、落后的,就不会过剩了。从长远看,我们更应该看到行业的进步。
2、商户骤减,灯都出现“倒闭潮”?
截至2015年11月30日,古镇工商登记注册户为28577家,2015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工商登记注册户净增量为2708家,今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