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25/09/24

17

文旅照明不仅要考虑文化与技术适配,还要注意什么呢?_照明技术行业展2026

在文旅照明项目设计中,文化与技术的适配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关注。

一、平衡沉浸式体验与低碳目标

(一)光污染防控

要严格限定舞台演艺节点选址,避免灯光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干扰。例如张掖七彩丹霞项目仅在敖河台、土林谷深处设置演艺节点,南京秦淮河项目为避免灯光对两岸居民区的影响,只在西水关节点设置舞台演艺灯光,沿途灯光节点则侧重基础氛围渲染。同时,严格控制场次播放频率,合理安排演出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灯光使用。还要严格控制灯光投射角度,确保灯光精准投射到需要照亮的区域,避免光线散射到其他地方。并且为灯具加装遮光配件,进一步降低光污染的风险。

(二)能耗管理

采用分时分模式控制策略是关键。在非演绎时段,采用低功率基础照明模式,既能保证基本的照明需求,又能有效降低能耗。而在演绎时段,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如游船GPS触发灯光效果)精准激活特效,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结合分区控制、动态调光等技术,根据不同区域和场景的需求,灵活调整灯光的亮度和效果,实现能耗优化。这种模式在保障游客沉浸式体验(如激光、投影等特效的节奏化呈现)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将能耗控制在合理区间,实现了功能与美学的协同设计逻辑。

二、实现功能与美学的协同

(一)技术赋能与人文表达的平衡

设计师需在技术赋能与人文表达间寻求平衡。技术本质是工具,其价值应体现在拓展文化叙事的表现维度,而非主导场景构建。例如《传统照明设计在文旅夜游中的融合应用》提及的丹霞地貌模拟日出、日落时分天光的变化,从技术来说仅仅通过DMX512控制协议控制灯具的显示色彩从暖黄光缓慢变化为橘黄光,从而复现丹霞地貌从日出时霞光划过山丘到日落时满山披霞、层林尽染的自然效果。而秦淮河西线段古画卷色彩呈现,是通过控制RGBW灯具红、绿、蓝、白四种色值特定调配来还原古画色彩。这两种创意场景的设计实现,从技术实现来说,并没有采用高精尖的前沿技术,只是通过简单的控制集成就实现了场景的效果表达。这说明在文旅照明项目设计中,技术应用的本质应是文化叙事的隐形载体,切忌喧宾夺主。

(二)多维度感官设计

在复杂空间环境中,场景呈现需综合运用明暗、色彩、动态、声音及触感等多维度感官设计,以强化沉浸体验。不能仅仅局限于视觉效果,要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让游客全方位地感受文旅项目的魅力。例如在一些沉浸式体验项目中,除了灯光效果外,还可以配合音效营造氛围,通过触感装置增加游客的参与感,让游客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场景之中。

三、构建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

文旅夜游作为文化传承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其发展需要各方协同合作。要实现照明设计、文旅策划与生态环保的多元共创。例如在项目策划阶段,文旅策划人员、照明设计师和生态环保专家就要共同参与,从项目的整体规划到具体实施细节,都要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在实施过程中,各方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解决出现的问题。通过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才能实现文旅夜游从流量驱动向质量驱动的跃升,在守护文化本真性的同时,为中国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路径。


文章来源:照明技术行业展2026


2026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将于6月9-12日举办!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将展示多元化照明和LED技术方案,满足业内人士在采购、交流市场资讯和拓展商机方面的需求。展会门票、展位预订及更多资讯,详情请点击进入2026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官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89816057;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照明及LED产业风向标

欢迎莅临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

联系我们

商务邮箱:

商务电话:

020-3825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